网络安全
- 查看更多
- 查看更多
-
广东侦破一批涉个人信息网络违法犯罪案件 抓获万余名嫌疑人
记者21日从广东省公安厅获悉,今年1至4月,广东警方在“净网2019”专项行动中共侦破各类涉网案件6300余宗,抓获犯罪嫌疑人1.5万余名,摧毁多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、网络诈骗等网络违法犯罪团伙。
2021-03-08 -
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监测发现八款违法移动应用
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近期在“净网2019”专项行动中通过互联网监测发现,8款违法有害移动应用存在于移动应用发布平台中,其主要危害涉及恶意扣费、资费消耗、流氓行为和赌博四类。
2021-03-08 -
使用社保卡须谨防被盗取个人信息
近年来,银行卡、信用卡被盗刷和泄密的新闻时有发生,而犯罪分子也开始将“黑手”伸向社保,他们通过仿冒人社部门网站、社保App等盗取个人信息,从事诈骗活动。
2021-03-08 -
短视频平台为何频频成为行骗新工具?
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和网络的不断提速,“短、平、快”的短视频获得了大众的喜爱,茶余饭后刷刷“抖音”“快手”,成了人们娱乐减压方式之一,网红经济随之不断崛起,而骗子们也纷纷将目光瞄准了短视频平台。
2021-03-08 -
来电显示暗藏黑色利益链 你的号码被“标注”了吗?
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,用户的身份信息被软件平台标注;想要查询身份信息被哪些软件标注,需要向一些网站付费;如果想更改或取消标注信息,需要再次付费……
2021-03-08 -
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开通WannaCry勒索病毒感染数据免费查询服务
记者4日从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天津分中心获悉,为了有效控制WannaCry勒索病毒的传播感染,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近日开通了该病毒感染数据免费查询服务。
2021-03-08 -
“净网2019”行动严打网络色情 百余名群组管理员被抓获
2021-03-08 -
“剑网2018”:查处544件网络侵权盗版案件
记者从近日举行的2019中国网络版权保护与发展大会上了解到,“剑网2018”专项行动期间,各级版权执法监管部门查处网络侵权盗版案件544件,其中查办刑事案件74件、涉案金额1.5亿元,查办了一批侵权盗版大案要案。
2021-03-08 -
国家安全机关公布三起境外网络攻击窃密案件
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升,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将我国作为主要目标,日益将网络攻击窃密作为其情报窃密的主要方式之一。
2021-03-08 -
虚假和仿冒移动应用成网络诈骗新渠道
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16日发布的《2018年我国互联网网络安全态势综述》指出,近年来,随着互联网与经济、生活的深度捆绑交织,通过互联网对网民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手段不断翻新,先后出现了“网络投资”“网络交友”“网购返利”等新型网络诈骗手段。
2021-03-08 -
寒假“护苗”:“扫黄打非”部门查处案件力度大
寒假期间,全国“扫黄打非”部门紧紧围绕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、营造节日氛围组织开展专项整治,全面清查出版物市场和校园周边文化经营场所,加强网络巡查和监测,重点查处学习教育类APP、网络游戏、网络文学、网络漫画及门户网站等领域传播有害信息情况,从快从严查办了一大批案件,有力维护孩子们身心健康和文化权益,“护苗”工作取得良好开局。
2021-03-08 -
净网!守护百姓信息安全
侵犯个人信息,是电信诈骗、敲诈勒索、盗刷信用卡、非法讨债、恶意注册账号等一系列违法犯罪的源头性犯罪,堪称“百罪之源”。 刑法修正案、民法总则、网络安全法、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、电子商务法、广告法等都在保护个人信息。公安等部门持续开展“净网”专项行动,全国已建成32个省级、316个地市级反诈骗中心。 广大群众应提高警惕,树立信息安全意识,妥善处理票据、快递单信息,也不要随意蹭网、扫码、点击来历不明的网站、软件等。
2021-03-08 -
当心!134个恶意程序藏身手机短信窃取用户个人信息
为避免个人信息被恶意程序窃取,安全专家提醒说,对于无缘无故出现的链接或文件,尤其是陌生用户通过短信、微信等工具发送的链接或文件,不要点击或接收;手机上的重要信息如通讯录,需要定期备份,并且要限制各类App的访问权限。同时,在使用手机观看视频或浏览信息时,不要点击如一夜暴富、轻松赚钱、色情、赌博等广告链接。另外,打开手机中防病毒移动应用的“实时监控”功能,对手机操作进行主动防御,这样可以第一时间监控未知病毒的入侵活动。
2021-03-08 -
明确管理规范和内容审核标准 短视频新规影响几何?
近期,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发布了《网络短视频平台管理规范》(下称《规范》)和《网络短视频内容审核标准细则》(下称《细则》)100条,针对目前短视频领域的不足和薄弱环节,从平台管理和内容审核方面进行规范。
2021-03-08 -
全国“扫黄打非”办公室公布2018年度“扫黄打非”十大案件
全国“扫黄打非”办公室今日公布2018年度“扫黄打非”十大案件,涉及非法出版、网络传播淫秽物品、假媒体假记者假记者站、侵权盗版、侵犯未成年人权益等方面。
2021-03-08 -
“扫黄打非”进基层全面开花结果蕴成效
在中宣部、中央政法委、全国“扫黄打非”办公室等部门的大力推动下,经过三年时间,“扫黄打非”进基层工作全面铺开,并进入规范化标准化建设阶段。截至2018年11月,全国共建立“扫黄打非”基层站点51万余个,先后创建全国“扫黄打非”进基层示范点两批次400个。“扫黄打非”基层站点建设全面开花结果,基层“扫黄打非”工作在团结鼓舞人民群众、抵御有害思想和文化侵袭、维护未成年人文化权益、净化社会文化环境、巩固基层宣传思想阵地等多方面发挥越来越突出的作用。
2021-03-08 -
网络无疆 言论有界 多方联动让网络谣言无处遁形
在人人有手机、处处可上网的时代,当虚假信息和谣言插上互联网的翅膀,谁能为它们的飞速传播踩下刹车?
2021-03-08 -
家校共筑防范网络沉迷之“堤”——我国教育部门加强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
随着互联网和手机终端发展,成瘾性网络游戏、不良小说、互联网赌博等也随之出现,造成一些中小学生沉迷游戏、行为失范、价值观混乱等问题。为此,我国教育部门今年印发《关于做好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的紧急通知》并致信全国家长,强调各方面尽心尽责、密切配合、齐抓共管,家校共筑防范网络沉迷之“堤”。
2021-03-08 -
账号拱手让人 丢财失信担责 “共享账号”如何避险
共享账号风险高。共享账号带来的个人信息泄露,很可能导致账号被盗用、银行卡被盗刷、电信诈骗等严重后果。
2021-03-08 -
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监测发现十款违法移动应用
近日在净网行动中,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通过互联网监测发现,10款违法有害移动应用存在于移动应用发布平台中,其主要危害涉及隐私窃取、恶意传播、资费消耗、系统破坏和流氓行为五类。
2021-03-08